子宫肌瘤定义
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,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。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难以准确统计,估计育龄期妇女的患病率可达25%,根据尸体解剖统计的发病率可达50%以上。相信很多子宫肌瘤患者都有很多疑问,比如:
1.我为什么会长子宫肌瘤呢?
2.子宫肌瘤主要症状有哪些?
3.子宫肌瘤的检查手段有哪些?
4.什么样的肌瘤需要做手术呢?月经期什么时候做手术最好?
5.手术方式如何选择呢?开腹还是腹腔镜?是剥肌瘤?还是切子宫呢?
6.子宫肌瘤保守治疗的方法有哪些呢?
7.妊娠合并肌瘤时如何处理呢?能在剖宫产时同时剥除肌瘤吗?
8.肌瘤手术后多久可以怀孕呢?
9.肌瘤会发生恶变吗?
本文根据年《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》对以上问题给出简要解答。
子宫肌瘤分类
首先我们要从子宫肌瘤的分类说起,这张图是经典的国际妇产科联盟(FIGO)子宫肌瘤9型分类方法示意图,所谓龙生九子,各不相同,子宫肌瘤的9种类型也是各不相同。
0型:有蒂黏膜下肌瘤;
Ⅰ型:无蒂黏膜下肌瘤,向肌层扩展≤50%;
Ⅱ型:无蒂黏膜下肌瘤,向肌层扩展50%;
Ⅲ型:肌壁间肌瘤,位置靠近宫腔,瘤体外缘距
子宫浆膜层≥5mm;
Ⅳ型:肌壁间肌瘤,位置靠近子宫浆膜层,瘤体
外缘距子宫浆膜层5mm;
Ⅴ型:肌瘤贯穿全部子宫肌层;
Ⅵ型:肌瘤突向浆膜;
Ⅶ型:肌瘤完全位于浆膜下(有蒂);
Ⅷ型:其他特殊类型或部位的肌瘤(子宫颈、宫角、阔韧带肌瘤)。
01.
我为什么会长子宫肌瘤呢?
确切病因尚未明了。
高危因素为:
①年龄40岁、
②初潮年龄小、
③未生育、
④晚育、
⑤肥胖、
⑥多囊卵巢综合征、
⑦激素补充治疗、
⑧黑色人种
⑨子宫肌瘤家族史等。
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:可能与遗传易感性、性激素水平和干细胞功能失调有关。
性激素学说认为子宫肌瘤是性激素依赖性的良性肿瘤,主要基于以下证据:(1)子宫肌瘤好发于性激素分泌旺盛的育龄期妇女,青春期前少见,而绝经后发展停止或肌瘤缩小;(2)妊娠期雌、孕激素的分泌量增加,肌瘤有增大的倾向;(3)外源性性激素摄入如激素补充治疗会引起肌瘤增大;(4)抑制性激素分泌的药物治疗能使肌瘤缩小。
02.
子宫肌瘤主要的症状有哪些?
患者症状与肌瘤的部位、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有密切关系。
①月经改变:常见于0型~Ⅲ型,表现为月经增多、经期延长、淋漓出血及月经周期缩短,可发生继发性贫血。
②肌瘤较大时可能扪及腹部包块。
③肌瘤较大时也可压迫膀胱、直肠或输尿管等出现相应的压迫症状。
④黏膜下肌瘤可引起痛经,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出现急腹痛,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出现腹痛伴发热。
⑤子宫肌瘤可影响宫腔形态、阻塞输卵管开口或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变形等均可能导致不孕。
03.
子宫肌瘤的检查手段有哪些?
子宫肌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超声及MRI检查。
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,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;但对于多发性小肌瘤(如直径0.5cm以下)的准确定位及计数还存在一定的误差。其中经阴道超声检查,临床上最为常用。
MRI检查能发现直径0.3cm的肌瘤,对于肌瘤的大小、数量及位置能准确辨别,是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。
04.
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?
手术时机:手术宜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实施。
子宫肌瘤的适应症:
(1)子宫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或异常出血甚至导致贫血;或压迫泌尿系统、消化系统、神经系统等出现相关症状,比如尿频、排便困难等症状,经药物治疗无效;
(2)子宫肌瘤合并不孕;
(3)子宫肌瘤患者准备妊娠时若肌瘤直径≥4cm建议剔除;
(4)绝经后未行激素补充治疗但肌瘤仍生长。
绝对禁忌证包括:
(1)生殖道或全身感染的急性期;
(2)严重内科疾患如心、肝、肾功能衰竭的急性期;
(3)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病;
(4)存在其他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的情况;
(5)膈疝患者禁行腹腔镜;
(6)子宫肌瘤生长较快、影像学提示有恶性倾向者不适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。
05.
手术方式如何选择呢?
(1)经腹手术:包括腹腔镜和开腹两种术式,具体选择哪种方式,取决于术者的手术操作技术和经验,以及患者自身的条件。
①子宫肌瘤剔除术:适用于有生育要求、期望保留子宫者。
②经腹全子宫切除术:适合无生育要求、不期望保留子宫者。
不应选择腹腔镜,而应选择开腹的情况:
①肌瘤数目较多、
②肌瘤直径大(如10cm)、
③特殊部位的肌瘤、
④盆腔严重粘连手术难度增大、
⑤可能增加未来妊娠时子宫破裂风险者、
⑥可能存在恶性病变者(肌瘤粉碎过程中可能存在肿瘤播散的风险)
(2)宫腔镜手术适合于:
①0型黏膜下肌瘤;
②Ⅰ、Ⅱ型黏膜下肌瘤,肌瘤直径≤5.0cm;
③肌壁间内突肌瘤,肌瘤表面覆盖的肌层≤0.5cm;
④各类脱入阴道的子宫或子宫颈黏膜下肌瘤;
⑤宫腔长度≤12cm;
⑥子宫体积孕8~10周大小,排除子宫内膜及肌瘤恶变。
宫腔镜手术的禁忌证:除上述禁忌证外,子宫颈瘢痕致子宫颈坚硬不能充分扩张者为宫腔镜手术的禁忌证。
(3)其他手术方法
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(UAE)和高强度超声聚焦消融(HIFUA),此外,还有射频消融术、微波消融术,因临床应用较少,本文不做赘述。
06.
治疗肌瘤的药物有哪些呢?
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可以分为两大类:
(1)只能改善月经过多的症状,不能缩小肌瘤体积,如激素避孕药、氨甲环酸、非甾体类抗炎药(NSAID)等。
(2)既可改善贫血症状又能缩小肌瘤体积,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(GnRH-a)和米非司酮等。
1
复方口服避孕药(COC)
COC不能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,但可以减少月经量,控制月经周期,能治疗子宫肌瘤相关的点滴出血和月经过多。
WHO推荐子宫肌瘤患者可以使用COC。
2
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(LNG-IUS)
LNG-IUS通过使子宫内膜萎缩,可以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相关的月经过多,提高血红蛋白含量,但缩小子宫肌瘤体积的作用不明显。
LNG-IUS不适合黏膜下肌瘤,子宫腔过大者放置LNG-IUS容易脱落。
3
GnRH-a
自月经期第1~5天内开始下腹部皮下注射(戈舍瑞林埋植剂,3.6mg/支)或皮下注射(醋酸亮丙瑞林,3.75mg/支)或肌内注射(曲普瑞林,3.75mg/支),每4周1针。
GnRH-a是国外最常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药物。
疗程为3~6个月,超过6个月时必需行补充雌激素。GnRH-a治疗停止后3~6个月,随着卵巢功能的恢复子宫肌瘤往往会“反弹”到治疗前的大小,因此,要维持疗效需要持续用药。
07.
怀孕后肌瘤会长大吗?能剖宫产同时剥除吗?
子宫肌瘤在孕期大部分会长大。
原因:妊娠期间,雌、孕激素水平明显增高、子宫平滑肌细胞肥大、血液循环增多等因素,引起子宫肌瘤体积增大。
以下情况不建议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:
(1)对于直径8cm、多发性肌瘤、不易暴露的肌瘤以及靠近血管丰富部位的大肌瘤。
(2)对危重孕妇,不主张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。
08.
子宫肌瘤手术后多久可以怀孕呢?
应根据子宫肌瘤分型指导术后避孕时间:
(1)0型、Ⅰ型和Ⅶ型避孕3个月;
(2)Ⅱ型~Ⅵ型及Ⅷ型为6~12个月。
09.
子宫肌瘤会发生恶变吗?
已存在的平滑肌瘤恶性变,发生率一般认为0.50%(0.13%~2.02%),
我国30个省市30家医院的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肉瘤的发生率为0.18%。
恶性风险与是否绝经后、肌瘤生长快和超声检查显示肌瘤血流丰富(尤其是中心部位血流丰富)相关。
文字:时雪真美编:石宇婷审核:高敬图片来源于网络扫码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rongweia.com/rwcx/7975.html